当盛夏的风拂过熟悉的街巷,当故乡的烟火气里藏着期待的目光,一群志愿者身影正穿梭在社区、公园、文化场馆间——他们是参与“青鸟计划”的大学生志愿者,带着对家乡的热忱,用脚步丈量故土,用行动书写青春。
参与“青鸟计划”的同学们活跃在暑期托管课堂、文明城市创建等场景中,他们用耐心传递温暖,用行动诠释担当,成为服务社会的“青春生力军”。下面让我们来一同领略同学们的风采吧!


姓名:袁雨
班级:电子商务2403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鲁商凤凰城社区服务中心
实践感悟:在鲁商凤凰城社区服务中心陪伴小朋友,是课本外最生动的实践课。教他们折千纸鹤时,稚嫩的小手攥着彩纸认真模仿;讲绘本故事时,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好奇。偶尔被他们的童言逗笑,也会因他们依赖的眼神心头一暖。原来陪伴不只是付出,更是被纯真治愈的过程。这些小小的身影,让我读懂了责任的重量,也明白了基层服务中藏着的温暖力量。这段经历,是青春里最柔软的收获。

姓名:许飞阳
班级:电子商务2403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聊城市开发区行政服务大厅西邻城市书房
实践感悟:在聊城开发区行政服务大厅,见惯了高效严谨;转身入西宁城市书房,便跌入书海的宁静。引导读者找书时,指尖划过书脊像触到文明脉络;帮老人调试自助设备,他们的感谢比阳光更暖。行政服务的规范与书房服务的温情,都藏着“为民”二字。这段实践让我懂了:服务不必惊天动地,耐心与真诚,就是连接彼此的桥。青春在服务里扎根,才更有分量。


姓名:王之玮
班级:工程造价2403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杆石街道办事处
实践感悟:在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爱心托管班的日子,满是细碎的温暖。帮小朋友解答作业时,他们歪头思考的模样格外认真;组织小游戏时,此起彼伏的笑声撞得人心头发软。偶尔遇到哭闹的孩子,蹲下来轻轻哄劝,竟也慢慢学会了耐心。原来,被“老师”这个称呼信任着,是如此沉甸甸的责任。这段时光,让我在陪伴中读懂童真,也在付出里触摸到“爱心”二字最实在的模样。平凡的志愿服务,藏着最动人的成长。


姓名:史庆硕
班级:大数据与财务管理2402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山东省天桥区泉星社区居委会
实践感悟:在泉星社区居委会陪孩子们的时光,像颗裹着糖的石子,沉甸甸又甜丝丝。教他们写毛笔字,墨汁溅到袖口也不在意;带他们认植物,小手拉着我的衣角蹦蹦跳跳。有个小男孩把画的奥特曼塞给我,说“哥哥保护我们呀”。这些瞬间让我明白,实践不是完成任务,是被信任、被需要的温暖。社区的烟火气里,藏着最真实的成长课,教会我用真心换真心。


姓名:荣逸飞
班级:工程造价2401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街道办事处
实践感悟:在七里山街道办事处辅导小朋友的日子,藏着许多细碎的光。教他们背古诗时,奶声奶气的语调里满是认真;讲数学题时,紧锁的眉头舒展瞬间,比任何答案都动人。有个小男孩总把“老师,这题我会了”挂在嘴边,眼里的骄傲藏不住。原来陪伴学习不只是传授知识,更是守护他们眼里的光。这段实践让我懂了:教育的温柔,就藏在耐心等待的每一秒里,这是课本教不会的成长。

姓名:邢义鑫
班级:工程造价2401班
院系:建筑经济管理系
服务地:济南市济阳区博物馆图书馆
实践感悟:在济阳区博物馆、图书馆托管班的志愿服务中,我收获良多。引导孩子们参观文物时,他们眼中的好奇让我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意义;辅导作业时,一句“谢谢姐姐”让付出有了温度。这段经历教会我耐心与责任,也让我明白,志愿服务不仅是给予,更是自我成长——在陪伴孩子们探索知识与历史的同时,我也重拾了对身边文化的敬畏与热爱。
从实习实践中的能力淬炼,到人才与城市的温暖相拥,青鸟计划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青年逐梦的归途,也为齐鲁大地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。它让青年在实践中读懂家乡的发展动脉,在奋斗中找到与故土同频共振的力量,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带着理想与热忱加入其中,用青春的画笔描绘家乡的新颜。青鸟已展翅,未来正铺展,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书写属于我们与家乡的壮丽新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