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防暑健康指南 (学生版)

作者: 时间:2025-07-06 点击数:

一、科学降温

(一)室内降温措施

1.合理使用空调、风扇: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~28℃,避免直吹;风扇配合冰块或湿毛巾可增强降温效果。  

2.减少热源:关闭不必要的电器,避免使用产热设备。

3.加强通风:早晚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,中午高温时段关闭门窗,拉上遮光窗帘。  

4.物理降温: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,或在颈部、手腕、脚踝等血管丰富处敷冷毛巾降温。

(二)科学补水

1.定时饮水:每小时补充 200~300mL水,不要等口渴才喝。  

2.补充电解质:出汗较多时,可饮用盐水(每500mL水加1~2g盐)或运动饮料,避免低钠血症。  

3.避免错误饮品:忌大量饮用冰水(易引发胃肠痉挛)、酒精(加重脱水)、含糖过高的饮料(增加身体负担)。  

(三)外出防护

1.避开高温时段:尽量在早晨(6:00-9:00)或傍晚(18:00后)外出,避免暴晒。  

2.穿戴防护:衣物选择宽松、透气、浅色的棉、麻或速干面料,戴宽檐帽+太阳镜。

3.做好防晒:出门前30分钟涂抹SPF50+、PA+++防晒霜,每2小时补涂。  

4.防暑装备: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、降温喷雾、湿巾。  

(四)饮食调整

1.清淡饮食:多吃黄瓜、西瓜、苦瓜、绿豆汤等清热食物,减少油腻、辛辣食物。

2.适量补钾:香蕉、橙子、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预防中暑导致的热痉挛。  

二、中暑的主要症状

(一)先兆中暑

在高温环境下,出现头晕、多汗、乏力、恶心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,说明身体已经脱水。这个时候立马补救还来得及,应该及时到阴凉处休息,大多可逐渐缓解。

(二)轻度中暑

除恶心呕吐外,还伴有心率增快、体温升高、动作不协调等,经休息、饮水后不容易缓解,立刻就医、及时处置也可以恢复正常。

(三)重度中暑

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出现失衡,表现为高热、昏迷,甚至抽搐、猝死,此时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风险阶段(热痉挛、热衰竭、热射病),不应自行处理,以免耽误救治时间,应尽快到医院就诊、接受治疗。

四、中暑的紧急处置

(一)出现中暑症状时,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,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,如淡盐水、绿豆汤等。

(二)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、风油精,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。

(三)如果体温升高,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、腋下及大腿根部,或用30%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。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,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。

(四)学校卫生所就诊咨询电话:51765680。

    来源: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总务处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旅游路东首4657号 版权所有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经济管理系